伟志集团
企业文化
伟志集团
首页 > 企业文化 > 企业内刊
总第141期  
◎一个人的力量,所有人的感动

 

一个人的力量,所有人的感动

——再读《面对面:志愿者卢安克》有感

仁和地产公司 张筱瑛

 

在柴静的《面对面》我看到了最真实的他,德国志愿者,在中国广西义务教育十多年。

在他所在的山村,每一个远离父母缺少疼爱的孩子都成了他的孩子。他微笑着任孩子捏,任孩子压或是抱住勾住,孩子们甚至像小猴子一样挂在他的胳膊上,完完全全的把自己交给了孩子。他也从来不觉得累或是倦,在他看来想那么多或是担心那么多,会活的很累。初来的时候,也是不被接受被人误解过的,但是多年如一日真诚纯粹的付出,误解和敌意消失了,亲密无间甚至超越了亲人间的爱。

他一开始也在县中学教过书,不用课本也不做测试,他这种发挥想象解放天性的创造性教学最终却因为不符应试教学的标准答案,在家长和学校的质疑和不满中,他主动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到了一所山村,教那里不会说汉语的青少年学习各种技能,从汉语到搭桥铺路,一步步来不曾厌倦,但是到最后,发现这些年纪过大的学生因为感觉基础太差,只是单纯的学会了怎样完成任务,至于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创造力跟才能,这是思维已经定型的他们无法企及的。于是,他选择了孩子。

辗转来到了板烈,这个留守儿童占70%的山村,有些孩子甚至四年都见不了父母一面,他能做的就是陪着他们,陪他们玩,在一起经历的事情中教给他们一些道理,而这些孩子对大人的所有要求也不过如此。但有时候他也感觉力不从心,因为这种陪伴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 ,那么多的孩子,他一个人替代不了那么多的父母。他面对的是一群远离父母而成长的孩子。

在班里,他教孩子们如何合作如何沟通如何改变,让他们独立思考解放天性,他几乎从不说你必须要怎样做。他教孩子们如何保护环境守卫家园,把保护生活的观念带给了毁灭森林的人们的下一代。在博客中他说成年人不在孩子身边是农村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没有大人的管教,孩子们变得近乎疯狂的野。面对听后即忘的孩子他也并不绝望,不灰心。因为他理解孩子的单纯孩子的世界,认为过程最重要。他把一群野孩子疯孩子渐渐改变的文明懂事起来。

他甚至自己写了《和平剑》的电视剧本,跟孩子们一起拍一起演。把很多生活的常识跟难懂的大道理通过简单的画面孩子的视角表现出来,真正的寓教于乐。他跟孩子们谈和平谈宽容,多样化的生活,观看影片的那一天孩子们非常和谐,他说这是大家很少能感受到的一种美好。孩子们也认为很有效,并且很有趣,虽然有些仍不能理解,但是他们都接受。这样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他看到了孩子们自我克制的努力,孩子一点点的改变都给他惊喜。卢安克说人很难强行被外界改变,真正有效的改变,只有通过内心自愿的改变。“为影响而影响的目的,反而影响不到。”有个孩子在写给卢安克的歌中写道:我愿意为你做出不可能的改变。这是一个孩子从内心发出的愿望,没有强制,心甘情愿并满心喜悦。

在经历一起几乎让他丧命的车祸后,他并没有退却也没有离开,只是觉得他的命与这片土地联系更紧了,并认为这个痕迹是他身体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他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任何苦难与不安。在他的背后,我们更是看到了一家真正无私的人,三个孩子都分散在世界各个贫穷的角落,不图名利默默做着只付出从不要回报的志愿者工作。年迈的父母也是支持并鼓励的,他们没有要求孩子照顾父母的晚年,他们觉得卢安克如果呆在他们身边就可惜了,孩子们更需要他。在卢安克父母的眼里,责任跟爱都不是靠行动来体现,只是轻描淡写的把这些牵绊附在了更无私的奉献中,我看到了更无私的爱。

他不吃肉,不消费,每年只有父母资助的5000块钱,每个月大概只消费一百左右。这样的日子不是靠一时的兴起跟冲动,而是长久的理解跟承受。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孩子心里,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人,就是记住他的样子。如果一个人为了他的家,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他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人类就是他的后代。这是他在节目最后说的一段话,印象深刻。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可怜并孤独的,生活不允许他们显示脆弱的一面,贫穷只能让人隐藏更多的情感。但是有卢安克的孩子们又是最幸福的,他给了他们丰富多彩肆无忌惮的童年,他给了孩子们最需要的陪伴与教育。他在博客发表了关于留守儿童和教育的文章,最后博客被停了,甚至有些人对他诋毁并加以种种低俗的猜测,卢安克被赶出了中国。有人愤怒的说:人们不知道除了斗争和冲突外还有信任和自由,还有伟大献身精神,他们总是用自己的龌龊衡量别人。

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拥有起码精神修养,能包容不同价值追求,他是理解一切美好与善意的平常人。他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对幸福的理解,建立在人之为人的天性与良知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利欲的计较、权衡与满足之上。他随时可以为了生命的自由,选择独特的生活方式,放弃不必要的物质羁绊。

“那一个晚上,我们都在为同一个人感动,那以后的很多天,我们也许都不会忘记,有个叫卢安克的人令我们深深感动并为他叹息,他,让我看见卑微的我们。”几年前的我曾这样感慨,如今再提起卢安克,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前不久,他的新书《是什么带来力量》出版,为了留守儿童他再度出发,让我想起了他在几年前引发的争议,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以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我们不应该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