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35期 |
◎也谈孝道 |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唱遍大江南北。孩提时不懂这首歌曲的内涵,只知道它朗朗上口;长大后,上学、工作、为人妻、为人母,远离父母,再听到这首歌,却有另一番感触。 对于现在天天在工作岗位上忙的只剩下鼠标手和颈椎病的我们来说,感觉回家是一种奢侈。生活的烦恼,常常在电脑上倾述;工作上的事情,常常一个人面壁思过。而每次听到妈妈唠叨、叮咛的电话,总觉得这是多余的。为人母后,才知道父母之不易。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他们不厌其烦地教你拿筷子、吃东西、系鞋带,为你擦鼻涕,擦屁股,教你唱儿歌……即使现在成家立业,我们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常常忽视他们的时候,可在他们的眼中,我们仍然只是个孩子。真是应了那句:“父母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在石板上”。 记得去年冬天,爸爸打电话说右腹部有点疼,让我陪着去医院检查。当时我为了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而让爸爸自己去医院。朋友聚会结束后,再次打电话问爸爸检查结果,爸爸沉默了一会说:“没什么,就是吃坏肚子而已”。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有一天睡的迷迷糊糊,接到妈妈哭泣的电话,说是爸爸住院了。天啦,我怎么能相信呢?爸爸的身体一向不是很好的吗?我十万火急地赶到医院,从医生口中得知,早在一个月前都让爸爸住院治疗,可爸爸说身体也无任何不适,要坚持回家治疗……听到医生的这些话,我早已泪落如珠,愧疚不已。如果上次我不去参加同学聚会,陪爸爸来看病,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爸爸,两鬓的白发已悄然堆砌,感觉一下苍老了不少。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岁月的沧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更看到了父母为我操劳的痕迹。我们常常感恩别人,总觉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父母,他们的付出应该不是“滴水”,而是汪洋大海。为了朋友,我可以义无返顾、两肋插刀,可是面对自己的父母时,我有太多太多的负疚,那一刻,我真恨我自己。 儿时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小时候,爸爸一个月80元的工资,却花了40元给我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公主裙,可把我高兴坏了。还有一次我在外地上学时,因急性阑尾炎生病住院,老师立即通知了我的家人。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就看到了爸爸苍白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病房里,刹那间,感觉一股暖流冲进了我恐惧的心窝里。“不是早上才有班车吗?怎么这么快呢?”爸爸只是淡淡地说了声“搭的朋友的顺路车”。透过窗户,看着天空中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我看到了爸爸冻的红肿的双手和苍白的面孔,我感动的流泪了。经过爸爸的悉心照料,我很快战胜了病魔康复出院。后来,我才得知,为了来看我,爸爸拦截了一辆货车,可因为没座位,就在车厢里坐了一晚上…… 往事一幕幕就像电影片段一样闪在眼前,我的眼睛模糊了。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是健健康康的我们呢?百善孝当先!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对父母的关心到底有多少呢?父母的生日我们又有几个能记得呢?每年当我们在庆祝自己生日的时候,又是否想过曾经一个母亲的伟大呢?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总是以忙为由,又有几个能够聚足膝下,悉心照顾,来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呢?我们不能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当做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应当的,那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世界上唯一永恒不变的一种爱! 子欲养而亲不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父母29年的养育之恩,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让我们还来得及对父母说一声辛苦的时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践行我们应尽的义务。 |
上一篇 | 下一篇 |